学校简介
基本内容
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是海口市规模最大的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校址住于灵山墟海榆路西侧,距美丽的美兰国际机场仅 2 公里。学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随着灵山地区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现有教职工 104 人,学生 2084 人,开设 36 个教学班。教职工队伍中专任教师 102 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学历 5 人,大专学历 65 人。专任教师中获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职称的有 42 人。有省级骨干教师 1 名,市、区级骨干教师 18 人,农村学校学科带头人 20 名。 2004 年被评为海口市一级学校。该校是目前海南省唯一一间承担国家级现代学校人事制度研究实验课题的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约 100 亩。校园环境优美,规划合理。校园里,一幢幢教学楼、宿舍楼拔地面起,水泥硬化的校道四通八达,彩砖硬化的校庭宽阔平坦,校道旁绿树成荫,校园里鲜花盛开,各种果树挂果累累,已形成一所生态文明学校, 99 年度获海南省校容校貌建设评比一等奖。 2000 年获原琼山市“十佳花园式文明学校”。
多年来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成绩显著,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德育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1989 年曾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农村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九十年代多次被评为原琼山市文明学校, 2001 、 2005 年度被为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少先队曾两次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荣誉称号,少先队员中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市级表彰奖励。
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原琼山市和海口市农村乡镇中心小学之首,每年都有 30 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或特长生被省市重点中学录取。体育和艺术教育成绩斐然。学校田径队 2003 年度获美兰区首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4 年获海口市首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近几年来,有多名学生在音乐、美术竞赛活动中获奖。 2001 年学校被评为原琼山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2004 年被评为海口市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实施课改以来,学校领导对课改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真抓实干,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勇于创新,使学校的课改和校本研训工作一直走在全海口市农村小学的前头。 2003 年 12 月海口市农村课改工作推进会议在该校召开,学校代表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受到与会者高度赞扬。 2003 、 2004 年学校分别被评为美兰区,海口市和海南省课改先进单位。 2005 年被评为海口市课改和校本研训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2006 年被评为海南省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
创新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学校后勤服务大众化,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为了适应灵山地区教育形势的发展, 2004 年,学校通过教师集资和争取上级拨款等形式,共投入资金 80 多万元,兴建起海口市农村小学第一个成规模、上档次的食堂,同时投资改建学生宿舍 300 平方米 ,为远路来求学就读的学生解决了吃饭住宿问题。
安排 12 位骨干教师的家属子女到食堂工作,为这些教师解决了家属子女就问题。
学校食堂场地宽敞,各种服务设施齐全,符合卫生标准。早餐供应品种丰富多样,价廉物美。
后勤工作人员服务周到,师生就餐秩序井然,讲文明礼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已经形成。
加强食堂管理,全力做好食堂卫生工作。学校每天早上都安排一部分教师轮流到食堂参加劳动,使食堂保持卫生整洁。
学校还利用食堂的剩饭剩菜和泔水养猪,每学期养猪 10 余头,期末放假时杀猪后把猪肉分给全镇各兄弟学校,改善教师生活。
学校食堂开张营业以来,已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每年可净收入近 10 万元,除了给教师股份分红后,学校每年可增加勤工俭学收入 2 万多元。
2004 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现代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验课题。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和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论文及有关文件资料获国家级二等奖 2 个,个人论文成果奖二等奖 2 个。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新闻
我的母校.去年校庆回去过.校园变得认不出了.学校已经大变身
这个学校超好